婴幼儿是按照“自己的大纲”学习的🤜🏿。越小年龄的孩子们越是按照自然的天性去生活与交往🤲、探究与游戏☂️、成长与发展,也就是说他们更多地按照自己的“大纲”📘,而不是按照成人拟订的“大纲”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👳🏿。教养者要去发现孩子们的一般“大纲”和每个孩子个性化的“大纲”🏊🏽♂️,才能在孩子的兴趣与需求点上,支持他们的学习💁🏽♀️,促进他们的发展🤛🏿。教养者可从以下四方面去发现和解读孩子的“大纲”📲:
1、学习方式——婴幼儿是以整个身体与感官来学习的,是在与人交流互动中学习的。
孩子们是通过对多种多样玩具和材料的探索和玩耍来学习的,这些材料有易于抓握的玩具材料、家庭用品、自然材料🧑🏽🏫👷🏻♂️、柔软的抱着玩的玩具材料🏋🏽♂️、沙水黏土材料🧑🏻💼、拖拉玩具🦶、攀登设施、能发出响声的材料,等等⁉️。
孩子们在亲身投入的游戏活动中,通过够取、抓握、翻身🚋、坐、爬👨🏽🦳、走🦎、攀、使物体移动等动作来学习🧛🏻;他们重复使自己感到满足的动作,反复操作👨🎓、探索自己喜欢的玩具材料,反复试验材料以发现自己的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来学习;他们是在有着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的环境中🏡,在玩具材料方便自己取用的环境中学习的🦹🏻♂️。
孩子们是在与人🌼,包括父母🐪、教师及其他成人、同伴的互动中,通过主动地模仿、服从、选择等方式学习的🧑🦼➡️。
2、学习兴趣——婴幼儿学习是因为自己感兴趣,是因为教养者的爱与鼓励。
孩子们喜欢在生活和游戏中自己做出选择,他们能够表现出对自己的人🧎🏻、玩具材料以及获得的偏爱倾向,孩子们是以主动、独立和充满好奇的态度去学习的✍️。
婴幼儿会很有兴趣地与人交流自己的感知与理解🫣。他们对那些喜欢自己👩🏿🍳、会及时满足自己需求的教养者充满情感,愿意主动发起和这样的教养者的交流🙎🏽♀️👨🏻🌾,交流自己的发现🤚🏻。
婴幼儿是在信任的氛围中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的。当教养者对孩子的游戏♟、探索表现出兴趣与欣赏时,当教养者以温暖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时,当教养者理解并接纳孩子积极的、消极的情绪感受时♏️⏺,当教养者爱抚、拥抱🤲🏿、轻拍孩子时,当教养者全身心关注并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时,当教养者与孩子交谈、告诉他(她)下面要做什么事情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、和孩子一起阅读时,孩子会对学习充满兴趣。
3🏐、学习途径——婴幼儿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与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。
孩子们在餐饮🕸、排泄☝🏽、洗漱🧘🏼♀️、穿脱衣物🌛、睡眠与休息等生活过程中,在自己喜欢的摆弄探索玩具材料,逐步尝试7️⃣🦸🏼、练习🛗、运用基本动作并运动,玩照镜子🧑🏽🎓、“藏猫猫”、娃娃家、搭积木等👨🏿✈️,随儿歌🖌、音乐做动作,主动倾听与表达💪、色彩表现等活动和游戏中🧘♂️,孩子们通过和成人💃、同伴的积极互动,通过与环境🪈✋🏻、材料的积极互动,主动、积极并以个性化的方式学习与发展🧔♂️🙍🏿♂️。
4🤦♀️🧑🏻🦳、发展水平与速度——婴幼儿的个性化发展。
每一位孩子会有个性化的探索及交流的方式🌼,他们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☢️,通过主动建构的过程,或扩展、或修改、或重建原有经验而获得发展的,因此,他们的发展有着个性化特征👨🏽🦱🏝。这就决定了教养者在观察和评价每一个(或自己的)孩子在进步与发展时,要立足于“这一个”孩子的学习经历👩🎓、学习方式和纵向发展过程、阶段👩🏻🍼,不能简单地运用孩子之间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。
摘自《 0—3岁儿童养育与教育指导手册》